2023年12月1日(周五)19:30
厦门爱乐乐团25周年系列音乐会
指挥:朱其元(著名指挥家)
Conductor: Zhu Qiyuan
大提琴:史丞言(青年大提琴演奏家)
Cello: Shi Chengyan
演奏:厦门爱乐乐团
Performer: Xiame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地点:思明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心
——音乐会曲目——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04 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 104 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
第一乐章:快板 I. Allegro
第二乐章:不过分的慢板 II. Adagio ma non troppo
第三乐章:终曲,中庸速度 III. Finale, Allegro moderato
大提琴:史丞言 Cello: Shi Chengyan
——中场休息——
D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73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Symphony No.2 in D Major, Op. 73 Johannes Brahms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 I. Allegro non troppo
第二乐章:不太慢的柔板 II. Adagio non troppo
第三乐章:优雅的小快板(近乎小行板)III. Allegretto grazioso (Quasi Andantino)
第四乐章:有精神的快板 IV. Allegro con spirito
朱其元
现任成都城市音乐厅交响乐团艺术总监与首席指挥
2007年朱其元先生被任命为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艺术总监与首席指挥,并荣获四川优秀外籍专家“天府奖”。他与川音乐团在每年的音乐季中与国际著名的乐团、指挥、导演及独奏家们有着广泛的合作,并创立了歌剧系列。任四川音乐学院名誉教授。多次在国际比赛包括哈尔滨音乐大赛、金鸡湖作曲大赛及金钟奖等赛事执棒。2016年成功率领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赴国家大剧院及意大利巡演。
朱其元先生出生于上海,受教育于美国,师从著名指挥家大卫·津曼。从1999年起曾担任美国哥伦比亚音乐节交响乐团和卡洛莱那芭蕾舞团的音乐总监。每年的音乐季客座演出包括与美国、欧洲,上海、北京、厦门、成都、苏州、哈尔滨、昆明等地的交响乐团进行合作。
2021年被任命为哈尔滨音乐学院中俄交响乐团艺术总监。
史丞言
青年大提琴演奏家,哈尔滨音乐学院大提琴教师。Antonio Janigro 国际⼤提琴比赛⻘年组第⼆名。
Emanuel Feuermann “Grand Prix”半决赛入围者。被当代⼤提琴⼤师 Natalia Gutman 和 David Geringas 评价为“⼀名优秀的⼤提琴⼿与严肃的⾳乐家。”
2003年考取中央⾳乐学院附中,师从马雯教授。2009年考入美国费城柯蒂斯⾳乐学院,跟随纽约爱乐大提琴首席Carter Brey与瓜乃利四重奏大提琴手Peter Wiley继续深造,室内乐方面则受小提琴家Pamela Frank、Shumal Ashkenasi、钢琴家Gary Graffman等人指导。2010年受邀请参加德国Kronberg⼤提琴⾳乐节,并于柏林爱乐室内乐音乐厅演奏音乐会。12年代表学校被选至华盛顿国会进行演出。2014年考入柏林音乐学院’‘Hanns Eisler‘’,师从Stephan Forck教授,并跟随欧洲室内乐泰斗Eberhard Feltz学习室内乐演奏,并以满分成绩毕业。
2015年出任比利时国家交响乐团大提琴副首席一职,同时追随大提琴大师Gary Hoffman继续深造。归国后曾任深圳交响乐团大提琴声部副首席,并客席贵阳交响乐团与青岛交响乐团。2021年加入由小提琴家黄滨所组建的Diapason弦乐四重奏,并受邀于中国音乐学院进行大提琴及室内乐大师课教学。身为独奏曾与与广州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等乐团合作协奏曲,2023年作为上海第三空间GCG项目核心團隊成员之一曾受邀参加上海Misa音乐节。同時以独奏、重奏演奏家的身分活跃于各地。
——聆听指南——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04 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
这首大提琴协奏曲是德沃夏克晚年客居纽约期间,写出的最后一部大型交响音乐作品,因而可以看到美国民间音乐素材影响的痕迹,但作品的构思所涉及更多的是作者自己对祖国和他个人的生活体验,这里充满了英勇的斗争意志和乐观精神;有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思念和关切,还有作者对病故的父亲和初恋女友的哀悼,所有这些复杂的感情在这里全都交织一起。因此这部作品中将异国的民间音乐和故乡波西米亚民歌巧妙地结合,既有澎湃的激情又有深沉的思念,加上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华彩演奏风格,使它成为浪漫主义为数不多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的佼佼者,一直是大提琴家们经常演奏的作品。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
第一乐章:充满宽广的交响气息,英雄性的第一主题具有号召性的坚毅力量,同时又极朴实无华。第二主题全然不同,它是宽广、真挚、感人的咏唱,充满着抒情的温暖和深刻的人情味,无疑是作者珍贵情感的流露,作者自己曾说:“每当我演奏它的时候,常常为之感动”。
第二乐章:充分发挥了大提琴擅长低吟深唱的特性,旋律抒情优美,音乐深切动人,色调明朗、和谐。但在进一步的发展中转化为类似叹息的激越旋律,带有悲剧性的色彩。音乐的尾声独奏大提琴做炫技性演奏的同时,各种乐器逐渐加入,色彩不断丰富,作者真挚的感情得到完美的抒发。
第三乐章:德沃夏克在这一乐章里仿佛表现了他即将返回祖国的愉快心情,乐曲采用回旋曲式,由五个段落组成。开始像抒情诗一般真挚,后来却带有悲壮激昂的神貌,而它的中段又是舞蹈性的音调。最后,音乐在逐渐增强的力度中无比辉煌的结束。
D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73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D大调第二交响曲》完成于勃拉姆斯创作成熟时期,是他的四部交响曲中唯一一部欢快、明朗恬静的田园诗般的交响曲,在勃拉姆斯交响乐作品中具有重要地位。这是一部抒情性的交响乐作品,描写了一幅德奥地区民间的风俗画,表现了作曲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他积极的生活态度。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引子由倍大提琴从深远的低音区发出一声轻柔的低吟,悄悄推开第一乐章的大门。第一主题由圆号和木管乐器奏出,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色。第二主题由中提琴与大提琴以二重唱形式唱出发自内心的歌,急切而略带忧郁色彩的音调,像是倾诉内心对于幸福的追求与向往。接着出现了不谐和的音响色彩,使气氛不安,长号与大号交错奏出的旋律,具有威严紧张的色调。随后再现基本主题,在温暖柔和的音乐气氛中结束。
第二乐章:不太慢的慢板。低音提琴和大管以复调的形式奏出第一主题,像低垂着头的沉思者,在夜幕中向我们走来,第二主题由圆号奏出一支稍明快的旋律。接着,一支流畅的木管旋律汇成一种开朗明快的情调,尽管第一主题两次出来压抑激动的情绪,但很快便引出更高的热情。定音鼓、小号、大号和长号加入,掀起巨大声浪,像是沉思者郁积心底的热情爆发了。
第三乐章:优美的稍快板。小步舞曲,节奏轻巧,旋律带有纤细精致的装饰,富有幽默情趣。基本主题再现古老的维也纳魅力,朴素、典雅而有点伤感。插部主题是一个节奏强烈、音调短促的快速舞曲旋律,打断小步舞曲的平稳步伐,将人们投入欢舞热潮中。这里纯粹是欢乐、笑闹、嬉戏、幻想的场面。
第四乐章:精神抖擞的快板。第一主题热情乐观,流畅明快,由弦乐弱奏开始,且越来越弱,快要消失时,全乐队强有力的合奏对其进行复述。第二主题富丽堂皇,轮廓鲜明,它那宽广的步调,进行曲式的节拍,给人一种乐观而自满的感觉。尾声处的气氛达到一个新的顶点,主部主题气息悠长,副部主题有力的切分节奏,在管弦乐队宏伟的音响巨流中汇成狂欢高潮,结束全曲。
厦门爱乐乐团
厦门爱乐乐团创办于1998年,时任厦门市政协主席、现任乐团荣誉理事长蔡望怀为主要创始人。中国著名指挥家郑小瑛教授任乐团首任艺术总监。乐团是我国第一家“民办公助”性质的全职交响乐团。2009年12月乐团理事会正式成立,时任厦门市副市长、厦门市政协副主席潘世建任理事长;2019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集美大学原校长苏文金出任第二届理事长;2021年12月原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赖虹凯任厦门爱乐乐团理事长。2016年3月乐团开始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团长负责制。乐团现任团长为方翊,艺术总监为韩国著名指挥家白镇铉。建团以来,乐团长期接受厦门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接受厦门电力等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帮助。
多年来,乐团始终坚持“周末交响”的定期音乐会,在已经完成的25个音乐季里,与800多位客席音乐家合作,已在国内外100多个城市进行了巡回演出,为听众带去了近2000场精彩的经典交响音乐会。乐团为传播高雅音乐、提升市民的音乐素养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厦门人民的喜爱和认同,被评定为“5A级社会组织”,荣获福建省和厦门市政府颁发的20多个奖项,被誉为厦门的“烫金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