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6日(周五)19:30
回响创新年代音乐季系列音乐会
指挥:傅人长(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
Conductor: Fu Renchang
演奏:厦门爱乐乐团
Performer:Xiame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地点: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
——音乐会曲目——
《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组曲,作品80 加布里埃尔·弗雷
Pelléas et Mélisande Suite, Op. 80 Gabriel Faure
前奏曲 Ⅰ. Prélude
纺车女 Ⅱ. Fileuse
西西里舞曲 Ⅲ. Sicilienne
梅里桑德之死 Ⅳ. La mort de Mélisande
《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组曲选段,作品46 让·西贝柳斯
Pelléas et Mélisande Suite, Op. 46 Jean Sibelius
公园里的春天 Ⅰ. Spring in the Park
间奏曲 Ⅱ. Entr'acte
梅里桑德之死 Ⅲ. The Death of Melisande
歌剧《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第三幕至第五幕选段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
Opera <Pelléas et Mélisande> - Act III - Act V Achille-Claude Debussy
——中场休息——
交响诗《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作品5 阿诺尔德·勋伯格
Symphonic Poems <Pelleas und Melisande>, Op. 5 Arnold Schönberg
傅人长
中国著名指挥家、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多年来,他与国内外数十家交响乐团合作,足迹遍布欧洲、美洲、大洋洲及亚洲。
傅人长曾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和大学本科,先后学习扬琴、钢琴、作曲及乐队指挥。1993年在上音就读期间就在************届指挥大赛中获奖。1994年赴德国深造,先后在柏林艺术学院、莱比锡音乐戏剧学院学习指挥,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德国音乐表演专业的最高学位和资格证书——大师级考试证书。
傅人长曾先后受聘于上海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被柏林交响乐团(das sinfonie orchester berlin)任命为首席指挥,每年定期在柏林爱乐大厅指挥交响音乐会,并连续十年元旦在该厅指挥柏林新年音乐会,演出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
他受邀在国内外多个音乐节,如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柏林国际现代音乐节、比利时“欧罗巴利亚音乐节”、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音乐节”、韩国“釜山国际音乐节”等演出和讲座,推出了多部中外现代作曲家的作品,尤其热心于向各国观众介绍中国作曲家的优秀作品,为推动中国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在世界上的影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4年2月他指挥厦门爱乐乐团演绎的《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现场录音得到国内外专家、同行的一致好评,并被世界权威的“布鲁克纳交响作品录音名录”作为档案收藏;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的此音乐会现场版唱片被柏林德国国家图书馆收录。
除了指挥,傅人长还十分重视音乐创作工作,努力将现代音乐元素、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传统作曲技法相融合,几年里已创作、编配管弦乐及室内乐作品一百多首。出版了6册风格、形式不同的作品集。音乐作品《魔幻敲击》获2014 年福建音乐舞蹈节比赛创作类一等奖。他改编的管弦乐版《赛马》在德国、荷兰、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俄罗斯、上海、哈尔滨等国内外的音乐会中受到各地观众及乐团的热烈欢迎。为吉他与乐队而写的《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和《梦中的鼓浪屿》,由著名吉他演奏家杨雪霏演奏,并由唱片公司Decca于2020年8月全球发行。
——聆听指南——
《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诗剧简介:
比利时著名剧作家梅特林克的《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是象征主义的经典作品,完美的捕捉了那个时代的“世纪末”情绪,因而不仅在话剧舞台上大放异彩,更激起了众多作曲家的创作灵感。
故事讲述中年王子戈洛爱上神秘而美丽的女子梅丽桑德,虽对其身世一无所知,但仍带她到宫中与她成婚。戈洛的胞弟佩利亚斯不自觉受到梅丽桑德吸引,两人产生暧昧恋情。戈洛心生嫉妒,并出于冲动杀死佩利亚斯。梅丽桑德心灵遭到重创,也在分娩后死去。
《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组曲,作品80 加布里埃尔·弗雷
法国作曲家弗雷的《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组曲只采纳了原作中的四个场景,形成了一套组曲——序曲、纺织姑娘、西西里岛和梅丽桑德之死。其中,序曲的史诗色彩和终曲哀歌的浪漫主义元素尤为突出,“纺织姑娘”中对于梅丽桑德在纺车旁劳作的想象也很有趣。这部作品中的旋律秉承了古典和浪漫一路,充满了诗人气质,与舒曼和舒伯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组曲选段,作品46 让·西贝柳斯
1905年西贝柳斯为《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写了一首十个部分的戏剧配乐,后稍作整理成一部有九个带标题乐章的组曲,作品46。作曲家精确而敏锐地刻画了戏剧中的不同情绪,是西贝柳斯戏剧配乐的巅峰之作。本场演出其中三段:《公园里的春天》《间奏曲》《梅丽桑德之死》。
歌剧《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选段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
《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这部歌剧确立了德彪西在歌剧史上,乃至音乐史上的特殊地位,它成为20世纪初的杰出的现代歌剧作品之一,促使了歌剧进一步走向了现代。
歌剧中的很多细节靠拼凑、嫁接,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给人一种无目的性、无意识性,德彪西的音乐加强了这一特性。所以歌剧中的音乐形象不再那么具体,它促使人依靠想象去创造一种意境。歌剧中的主导动机的运用上更加偏向片断性,没有更多的发展性,但也强调乐思与乐思之间的“对话”效果。德彪西让动机在整体的气氛中唤起人们的注意,同时也参与酿成整体的音乐戏剧效果。
和声也不再以协和三和弦为主,而是以各种色彩性调式来支配和声的进行。管乐和竖琴在这部歌剧中被大量运用,管弦乐队除了表现那些迷幻、飘渺、飘忽不定的气氛外,还常常停顿造成一种“静场”的效果,或使用很弱的音色衬托人物声音与情绪。乐队音量的强弱对比也非常明显,有时候,不同乐器会同时演奏出不同力度的音量,使听觉表达上更加细腻、丰富,也突出了戏剧张力。在节拍上,一些地方使用了自由节拍,形散反而更强化了它的神不散,使音乐语言更加自然,以尽可能描绘出戏剧情境。
交响诗《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作品5 阿诺尔德·勋伯格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作为勋伯格唯一的交响诗,在形式结构上它和一部四乐章的交响曲很接近。全曲四个部分大致相当于一个巨大奏鸣曲式乐章的呈示部、两个发展部和再现部。
第一部分:一个缓慢的引子过后,由色彩幽暗的低音单簧管奏出简短的“命运动机”,在整首乐曲中将以多种姿态反复出现。在森林音乐的幽暗背景下,双簧管独奏勾画出梅丽桑德动机,这个动机如泣如诉,然后戈洛的主题终于登场,这是一个复杂主题,很有歌唱性,“佩利亚斯主题”青春勃发,英勇豪迈,由加了弱音器的小号独奏引出。
第二部分:相当于一部交响曲的谐谑曲乐章,剧情在这里继续发展。长笛轻巧地颤动着,配合其他高音木管乐器,表现出阳光照射在水面上那波光粼粼的样子。梅丽桑德的戒指落到水中,就在这同一时刻,狩猎中的戈洛由于马匹突然的惊慌摔落下来,两个情节几乎在音乐的呈现中同一时间到达了高潮。音乐场景再次变换,这次是黄昏时分,大提琴奏出佩利亚斯主题,单簧管奏出梅丽桑德的“爱的觉醒主题”,结合着曼妙的竖琴,极为动人。第二部分的最后,梅丽桑德和佩利亚斯去古堡下面的阴暗潮湿的地窖,此时由长号的滑音来表现。
第三部分:相当于交响曲的慢板乐章,这部分所描述的是“花园中的夜景,佩利亚斯的告别”。加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奏出一条长长的旋律,随后这段描写爱情场景的音乐猛烈地爆发,佩利亚斯中剑身亡。此时的乐声无比的悲怆,之后音乐渐渐消失,佩利亚斯主题支离破碎,消散在一片黯然中。
第四部分:相当于一部四乐章交响曲的末乐章和梅特林克戏剧的终场,描述了梅丽桑德的死亡。这里用低音乐器做出很长的持续音,以此为基础,木管吹奏的悠长的下行线条变得越来越轻。最后只剩下“戈洛主题”,戈洛独自一人承受着无尽的哀恸。那哀恸之声如大江大河般翻腾汹涌,在天地间反复回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