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日历

  • 上一月
  • 下一月
首页>新闻中心>乐团新闻
转载丨著名乐评家景作人评厦门爱乐:鹭岛之交响 双星之闪烁
时间:2023-04-13 来源:厦门爱乐乐团

转载丨著名乐评家景作人评厦门爱乐:鹭岛之交响 双星之闪烁


景作人 (著名音乐评论家、音乐学家、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中提琴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


“鹭岛是美丽的,鹭岛的音乐是美丽的,鹭岛的音乐家和乐团更是美丽的。”

厦门爱乐乐团是一个令我欣慰、令我兴奋、令我激动的好乐团,我愿意永远成为它的忠实粉丝。


前言 

      感谢景作人老师为厦门爱乐乐团撰写的专业乐评!我们这代爱乐者,很多都是看着景老师的书成长的。


 

      景作人,著名音乐评论家、音乐学家、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中提琴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评论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剧协会理事,中国歌剧研究会会员,中国圆号学会会员,文化与旅游部专家,国家艺术基金评审,西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四川音乐学院特邀研究员,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上海《音乐爱好者》杂志驻京、驻成都特邀记者,《音乐探索》杂志也要评论家。

多年来在国内著名音乐报刊发表音乐评论、音乐鉴赏、音乐理论文章上千篇,在全国30余所大学开办专题讲座。著有《音乐欣赏普及大全》《20世纪世界指挥大师风采》《20世纪世界小提琴大师精粹》《乘着乐韵的翅膀—景作人乐评集》《大学音乐》《交响乐赏析》《指挥家》《弦乐演奏家》等著作。主编《艺术之约》《杰出人物故事》丛书等。

 

鹭岛之交响 双星之闪烁

撰文 / 景作人

 

在世界音乐史上,唯有“柴六”才是真正令人为之深究、震颤、反省和哭泣的作品,它是触及到人性情感底线的,带有终结性的作品。

 

今年疫情结束后,国内各个乐团均开始了自己的交响音乐季演出,而藏匿了三年多的指挥家、演奏家们,也纷纷登台与各个乐团合作,开启了新一轮的音乐呈现高潮。

一周前,我刚刚在成都观赏了著名小提琴家宁峰与成都交响乐团的音乐会,一周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厦门,在这个美丽的鹭岛之上,观看了厦门爱乐乐团与青年指挥家柴昊夫、青年小提琴家黎雨荷合作的音乐会。

这场音乐会于4月7日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举行,音乐会曲目为——

伯恩斯坦《坎迪德》序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六“悲怆”交响曲》。

当晚,柴昊夫、黎雨荷及厦门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们,以惊人的演技和全力的投入,为厦门的广大音乐爱好者带去了美好的享受,也为我这个远道而来的音乐“铁粉”带来了惊喜。

本场音乐会的指挥是青年指挥家柴昊夫,这个年轻人我很熟悉,当年我作为嘉宾被内蒙交响乐团邀请时,还是孩子的柴昊夫就非常令我关注,我记得,当时只有十三四岁的柴昊夫极为聪慧,音乐感觉和音乐反应敏感而快速,一看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可塑之才。

后来他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学习,其天分更是令他如虎添翼,很快便在技艺和经验方面取得了成就,并在那几年相继获得了好几个国际指挥大赛的优胜奖。

柴昊夫是一位很有灵性的指挥家,面对乐团,他有一种先天性的感应,能够迅速捕捉到乐团音响的关键,继而为音乐层次的平衡调理好基础。

他还有着超强的音乐记忆力,在演出中除了首演作品和协奏曲外,一概背谱指挥,且从未出现过差错。

                                                            


 

当晚他指挥厦门爱乐乐团演奏的伯恩斯坦《坎迪德》序曲,一开始就给人们带来了热烈洋溢且又幽默机智的情绪,演奏中,全体乐团在柴昊夫精确的节拍和力度控制下,将序曲中活生生的爵士韵味和乡村舞曲感觉尽现而出,使观众在欢乐和略带嘲讽的气氛中尽情享受了音乐的华丽与鲜活。

柴昊夫的指挥技巧是娴熟的,众所周知,《坎迪德》序曲在速度把控和情绪调动上是很有难度的,然而柴昊夫在指挥时却能够始终如一,以积极稳健的状态完成全曲,特别是结尾时的变拍子变速度段落,他挥起来显得果断而坚定,十分自信地将整个乐团“套”在手上,没有出现丝毫的凌乱现象。

下半场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以下简称“柴六”),柴昊夫的表现给我带来了深深地触动,因为六七年前我第一次看他指挥时(那次我还在他们乐团客串演奏了一场),除了觉得他有很好的乐队感和掌控总谱的能力外,其他方面(尤其是音乐深度和临场经验)总觉还不够成熟,举手投足间多少有一些“稚嫩感”存在。

然而此次,胸有成竹的他顺场地指挥了“柴六”,真的是令我刮目相看。六七年间,这个青年人完全变了模样,技巧娴熟了,音乐深刻了,而最根本的,是他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迎来了质变。

“柴六”是一部很难的作品,它的别名“悲怆”,很好地概括了其内涵本质,说明它是一部具有更加深入的悲痛与哀伤,即带有社会性、阶级性和人性伦理的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当年在创作这部交响曲时,脑海中浮现的绝非个人的悲观主义,而是带有悲怆色彩的社会悲剧性,这一点在认识论上属于两个层面,它并非简单的情感体验和“小资式”的悲伤。

正因为如此,“柴六”才成为人类交响乐史上最具感性冲动和理性节制的作品,它充满着人性的色彩,满载着浪漫的精神,它将悲哀、哭泣、斗争、奋进、绝望融为一体,并力图在更深层次的理性辩解中找到答案。

“柴六”记录着作曲家全部作品的中心思想,即对命运的抗争、对生命的追求、对情感的眷恋,还有着对理想的幻想与膜拜。

在这个由四个乐章组成的宏篇巨著中,作曲家将以上的种种精神内涵和情感内涵,统统揉进了交响曲的旋律、和声、复调、配器中,并通过富有逻辑性的曲式结构予以梳理、发展和升华,最后在悲怆至极的慢板乐章中得到了终结。

我一直深爱“柴六”,其原因并非因为它旋律美妙、和声丰富、配器精湛,而是敬畏它的神奇,它能够将人类情感在音乐中“压缩”和“释放”到极致,而且是那样的贴近我的心灵、那样与我的血液相融、那样令我激动到忘情。

我始终认为,在世界音乐史上,唯有“柴六”才是真正令人为之深究、震颤、反省和哭泣的作品,它是触及到人性情感底线的,带有终结性的作品,相信今后也永远不会再有这样呜咽遍地、泪洒江河的交响曲出现了。



柴昊夫当晚与厦门爱乐乐团合作,非常现实而直观地演释了“柴六”。

观众在现场听到,从第一乐章开始时起,在低音提琴震音基础上出现的,犹如哀灵一般的大管独奏,到中提琴齐奏呈示出的主部主题,音乐始终是在一种笼罩的气氛中徘徊。而当全体弦乐演奏的副部主题出现时,音乐的悲哀、悲伤开始具有了人性化的色彩。

此时的柴昊夫时而用手势控制乐团的起伏,时而以精确的拍子引导乐团,并通过展开部强有力的赋格发展乐段,将音乐逐渐推向了高潮,从而使整个乐章在一种富有条理的逻辑进行中(再现部的理性与宁静),完成了悲怆情感的首轮爆发。

“柴六”的第二、三乐章是圆舞曲和谐谑曲,在这里,老柴用绝妙的旋律,写出了对生活的渴望及对挚爱的留恋。这个旋律由五拍子的圆舞曲呈现,音乐显得格外轻松,听来既有浓郁的深情,又有流畅的自然感。

柴昊夫指挥厦门爱乐乐团的演奏非常随意和亲切,特别是大提琴声部奏出的圆舞曲主题,热情洋溢,婀娜多姿,它们与接下来的木管演奏形成了融合式的对接与对比,并最终成为了整个乐章的灵魂呈示。

第三乐章是一个坚定、抗争、战斗的乐章,全曲均在一种机警的,充满动感的音调中进行,乐章一开始,由三连音组成的弦乐音型,衬托着木管(单簧管)奏出了坚定的主题,而这一主题不断地变化反复,形成了整个乐章的强烈气势,在这个乐章中,悲怆变成了悲壮,哀怨变成了豪迈,音乐体现出了一个伟大民族在抗争厄运时的精神气节。

当晚柴昊夫与厦门爱乐乐团,以超强的音乐幅度,鲜明的力度对比,使这个乐章在进行曲般的无敌气概中勇往直前,最后达到了胜利的终点。

第四乐章是当晚演奏得最好的乐章,在这个乐章中,全部的悲哀、悲伤、悲愤都凝结为一个词——“悲怆”,乐团全体弦乐在柴昊夫激情迸发的指挥下,奏出了撕裂人心般的效果,将作曲家独特的和声手法尽现而出。

而木管与低音铜管的依次加入,令音乐呈现出了哀嚎般的悲切感。

 

最后,随着乐团所有声部的依次“偃旗息鼓”,唯有低音提琴声部还在柴昊夫打出的微弱节拍中发声,直至死一般的寂静出现……




厦门爱乐乐团此次给我带来的感受是一言难尽的,而这就要说到我第一次听这个乐团演奏时的情景,那是在2005年,当时,著名老一辈指挥大师郑小瑛邀请我去厦门,聆听了该团的一场音乐会。

说实话,彼时的厦门爱乐乐团虽已初具规模,且有一批年轻有为,生龙活虎的演奏家,但若以当今职业化的标准去衡量,种种缺陷的存在是免不了的,而当时的我则因其后发生的种种变故及时间的推移,整整十八年没有再听过他们的正式演奏。

此次重听厦门爱乐乐团的演奏,我的心中像是被一柄巨大的鼓槌猛击了一下,瞬间就被惊得目瞪口呆,这哪里还是我曾经听过的厦门爱乐乐团,简直就是脱胎换骨的变化,过去的很多缺陷至今均荡然无存,而呈现在我面前的,则完全是一个改头换面后的乐团。

事实证明,在当晚的音乐会上,仅一首《坎迪德》序曲,就令我对这个乐团产生了欣喜,可以负责任地说,他们的各个声部在技术表现和声音塑造上都很精细,整体上未见明显弱点,而单从这方面看,乐团的整体均衡性应该是其明显的优点。

接下来的检验更具说服力,当下半场分量极重的“柴六”演奏完毕后,我那满意的心声与现场观众的心声一起均被乐团征服了,刹那间,一个成熟的,具有职业化特征的交响乐团形象,已经清晰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了。

如今的我可以敞开心扉地说:“厦门爱乐乐团是一个令我欣慰、令我兴奋、令我激动的好乐团,我愿意永远成为它的忠实粉丝。”



 

最后要说的是在本场音乐会上抢尽风头的优秀青年小提琴家黎雨荷,为什么要最后说她呢,那是因为有关她的评论非常丰富,故使我为她留下了相当空余的篇幅。

青年小提琴家黎雨荷出生于音乐世家,爷爷是我国著名老音乐家黎英海,父亲黎石是中央歌剧院的优秀小提琴家(我的同事)。

黎雨荷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其音乐环境的良好、音乐学习的全面自不必说。

她四岁开始随父亲学琴,九岁就在北京市所举行的小提琴比赛中获得冠军。2009年,她以第一名的身份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同年赴法国留学,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小提琴泰斗戴维.埃利。五年后,黎雨荷又转移到了德国,进入柏林艺术大学深造,并跟随德意志交响乐团终身首席伯恩哈德.哈托克学习。

2015年,黎雨荷在法国贝朗国际小提琴大赛中获得第一名,从此名扬欧洲,成为国际乐坛上炙手可热的小提琴新秀。

如今的黎雨荷回到了她的母校中国音乐学院,是该院一位年轻且才华横溢的副教授,同时也是当今国内交响乐舞台上常见的,集技艺与颜值为一身的著名小提琴家。



 

当晚的黎雨荷演奏的是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是一首众人皆知的,普及度很高的古典小提琴协奏曲,而对于我来说,这首协奏曲听的遍数和自己拉的遍数也早已数不清了。

然而当晚黎雨荷的演奏却令我对这首协奏曲兴趣重燃,原因是她演奏的声音从一开始起就牢牢地吸引了我。

在音乐会上,当那再熟悉不过的乐队伴奏音型出现数小节后,黎雨荷随即奏出了美丽、轻柔、飘逸的琴声,瞬间,那段优美且高贵无比的旋律便萦绕在了大厅之中,真的是太美了!

她的右手运弓飘逸非凡,演奏出来的音色带有着一种扑面而来的甜美气息。此时此刻,我不由自主地被这位年轻美貌的小提琴家所深深折服。

第一乐章黎雨荷完成得相当顺利,其中流畅性、歌唱感、语气性都体现得十分自然,那犹如泉水般的音流和跳跃性的乐句,尽现出作曲家轻巧而又一气呵成的音乐风格,而其中潇洒的华彩乐段,亦有着一种时动时静,幽默华丽的味道。

第二乐章是黎雨荷演奏得最好的乐章,其旋律的诗意与歌唱,充满着迷人的贵族气息和雅静感觉,乐章中那段如醉如眠的旋律被她演奏的如清澈的牧歌一般恬静,听起来非常令人陶醉。

我在现场观察到,黎雨荷的分句处理非常简洁,弓段的运用十分合理,左右手的配合恰到好处,气息的掌握及音乐意境的表现亦都显得自然、协调和流畅。

第三乐章是一个特性集中的乐章,乐章中那欢快跳跃的旋律加之如风般的“音潮”,仿佛令人置身在门德尔松精心布置的“乐海”之中,而各种特性弓法(连跳弓)的使用,亦为这个乐章增添了无尽的光彩性和趣味感。



 

黎雨荷当晚的演奏可谓“嗨”翻了天,现场激动不已的她完全以一种“冲锋在前”的感觉,带领着乐团(指挥也得跟着)以最快的速度奔向终点。

说实在的,在我近些年的听赏中,还从未见过用如此快的速度,如此清晰的技巧来演奏门德尔松协奏曲第三乐章的,然而此次的厦门之行,却令我在现场亲眼目睹了一段应该算是传奇的经历。

黎雨荷当晚的演奏赢得了欢声雷动的掌声,现场听众无不被这位年轻美貌且又技艺非凡的年轻演奏家所感染和激励。

音乐会结束后,黎雨荷在音乐厅的前厅为广大观众举行了她的唱片签售仪式,而这也使当晚的观众成为了近睹明星风采的幸运者,他们手中拿着签售过的唱片,纷纷与美丽的演奏家合影,由此得到了一个音乐爱好者在听觉与视觉方面的双重享受。



 

   此次赴厦门,我有幸与厦门爱乐乐团团长方翊先生深交,获得了巨大的收获。我与方团长于去年秋季相识,顿感相见恨晚,于是当即便约定来年春天在厦门相会。

   此次赴厦门会见方团长,我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位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新型领导,原是一位优秀的古典吉他演奏家,更是一位古典音乐的专家级领导者。

   方团长能操一口流利的英语,个人满腹经纶且三观超前,畅谈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使我从内心深处感到钦佩不已,仰慕备至。

   管理一个乐团要比创建一个乐团难得多,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任何一个乐团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个有能力、有眼光的领导者,而方团长就是这样的一位领导。

   在与我的一次谈话中,方团长流露出了一些关于厦门爱乐乐团今后发展的道路、规划和管理方法的想法,这些想法大胆而新颖,在我听起来实在是顿开茅塞,受益匪浅。

   我由此联想到,有这样一位有远见、有能量、有魄力的优秀领导者,厦门爱乐乐团哪有不振奋、不兴旺之理?今后的他们,一定会在浩瀚的交响乐海洋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直至攀登上更高的高峰。


       鹭岛是美丽的,鹭岛的音乐是美丽的,鹭岛的音乐家和乐团更是美丽的。

       此次的鹭岛交响映照着双星的闪烁,显得格外五光十色和朝气蓬勃,而乐团、指挥家、演奏家的表现,则令我这个曾经的音乐工作者深感满意和兴奋。

       相信在不远的下次,当我再次踏上鹭岛的土地,进入鹭岛的音乐厅时,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音乐,更加灿烂的音乐家在等待我,迎接我。为此我要发自内心地期盼,期盼这一天早日到来,期盼那快乐的时光尽早地“嗨”翻起来。


文章转载自老景乐评:《鹭岛之交响  双星之闪烁》

微信订阅号
微信购票小程序
抖音账号
购票热线 0592-2072131
乐团地址:厦门市思明区莲花北路4-1号 | 电话:0592-2072131(票务)、0592-2072130(演出部)、0592-2915887(办公室)
传真:0592-2072307 | 邮箱:xmpo@xmpo.org | 招聘邮箱:zhoux@xmpo.org
备案号:闽ICP备14001374号 /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745号